今天是: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网站首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纵深分析
金智教育业绩增长陷停滞泥潭 与金智集团关系谜团仍待解
发布时间:2023-07-11


《云创财经》 文 / 张彦



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智教育”)是一家高校信息化服务提供商,为高等院校提供智慧校园运营支撑平台及学工应用、人事应用、教务应用等信息化系统,其智慧校园平台已经实现PC端、移动端、智能服务终端等多个终端的统一访问。据深交所公告显示,7月13日,金智教育将接受创业板发审委的首发审核。



早在2020年,金智教育就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申请科创板IPO,然而,最终却因科创属性需要进一步论证落实无奈主动撤回了科创板IPO申请。



2022年的6月,金智教育再次提交了上市申请,这次,将目标瞄上了创业板,其保荐机构也由东方证券更换为广发证券,不过,被质疑创业板定位问题的金智教育,此次又能否如愿上市呢?



业绩增长陷停滞泥潭



创业板自设立之初,历来都是以创新性和成长性著称,创业板也吸引了大量成长创新企业,如今,距2021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成功上市已经过去快两年时间,随着规定的不断完善,监管层对创业板的定位要求也愈加明确。



而这对于金智教育来说,如何论述自身符合创业板的属性,却成了一个难题。



招股书披露,2020年至2022年,金智教育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75亿元、4.92亿元、4.55亿元,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158.35万元、8032.17万元、7826.22万元,报告期内,金智教育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质上双双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成长性更是无从谈起,尤其是在2022年,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还出现了小幅的下滑。



深入研究后我们注意到,金智教育2022年营业收入下滑直接原因是软件开发收入的减少,其中,软件开发营收减少主要原因是智慧校园运营支撑平台营收下降,2022年,公司该业务营业收入较2021年下滑近3000万元。



金智教育主力产品智慧校园运营支撑平台营收下滑引起了交易所关注。在第二轮问询中,金智教育被交易所要求结合在手订单以及公司产品先进性等情况,说明公司智慧校园运营支撑平台是否存在持续下降的风险。



随着金智教育主营业务逐渐表现出疲软,是否满足创业板的成长性要求已经成为其一个棘手的问题,虽然公司表示原有客户粘性强、产品技术先进,处于行业第一竞争梯队,具备业绩可持续增长性,但是,由于教育行业各地区、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千差万别的需求,很难形成标准化产品,单个项目的实施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使得教育信息化业务市场规模和盈利空间相对有限,实际上,从目前的情况看来,金智教育的软件开发业务短期内难有起色,而新业务SaaS服务又遭遇增长瓶颈,公司是否具备创业板的成长性属性还有待商榷。



与原大股东关系成谜



历史上,金智教育曾是上市公司金智科技的全资子公司,由金智科技于2008年1月出资1000万人民币发起成立并100%控股。



之后,金智教育的股权几经转让,金智集团及其相关公司也从金智教育彻底退出,而金智集团曾经的高级管理人员郭超与史鸣杰也摇身一变成为了金智教育的实际控制人,同时,郭超的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金智集团的股东之一,持股3.15%。



资料显示,郭超曾于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在金智科技担任副总经理,史鸣杰曾于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在金智科技担任教育信息事业部副总经理。2017年6月,金智集团转让给郭超300万股股份;2017年12月,金智集团转让给郭超437.1万股股份、史鸣杰529万股股份;2018年1月,金智集团转让给史鸣杰23.9万股股份,需要注意的是,郭超与史鸣杰入股之时,相较于外部投资者,其两人入股的价格仅为外部投资者的两折。对此,监管层曾向金智教育问询历次股权转让的原因、定价依据及合理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金智集团自2018年1月退出金智教育后,于2018年4月27日转让了注册号为6079791的“金智”商标给金智教育,目前,金智集团与金智教育存在共用商号的情况。



“发行人在经营过程中与关联方或者客户、供应商共用商号、字号的现象并不鲜见,此种共用可能会存在相关利益安排,导致第三方混淆,发行人资产不独立等问题,往往是审核部门关注的要点。”



监管对于金智教育与金智集团共用商号的情况也曾提出质疑,金智教育被要求说明其与原控股股东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智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在使用“金智”商标或商号方面,是否有书面约定或其他利益安排以及金智教育与金智科技、金智集团在业务、人员、资产等方面是否仍存在关系。



在人员、商号、股权等多方面存在交集之下,金智教育对于自身的独立性如何自圆其说?这是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