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网站首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纵深分析
建发致新闯关创业板“三创四新”成最大障碍 内控缺位问题显著
发布时间:2023-11-15


《云创财经》 文 / 张彦


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致新”)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目前,建发致新正在冲刺创业板,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早在2023年6月15日,建发致新第一次上会时曾遭否决,当时,发审委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包括板块定位、研发费用以及收入确认情况,其中,对建发致新的创业板定位问题尤为关注,如今,建发致新再次获得上会机会,并将于11月15日接受首发审核。


“三创四新”成上市最大障碍


“创业板对拟IPO企业的定位为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其中的创新性包括要求拟申报具有“创新、创造、创意”特征,且符合“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新旧产业融合”的情况。”


在招股书中,建发致新纵然使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其贴合了创新性以及符合创业板定位的情况。然而,从建发致新从事的主要业务来看,其主要承担的是医疗器械的流通职能,是串联生产厂商、经销商、终端医疗机构的枢纽,在产业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中,直销业务为公司直接向终端医疗机构配送销售医疗器械产品,分销业务为公司作为生产厂商的平台分销商,向生产厂商的二级经销商分销医疗器械产品。事实上,建发致新从事的也就不过是通常意义上的贸易业务。


作为再传统不过的贸易业务,建发致新的“三创四新”备受考验。


此外,从最能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毛利率情况来看,建发致新报告期内的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6.08%、6.93%、7.67%和7.66%,即使是在巅峰期的2022年,其当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也仅仅只有7.67%.


尽管建发致新在招股书中以及问询环节中不遗余力的阐述自身的符合创业板“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板块定位,但其“卑微”的毛利率,却很难让人相信其具有高成长性和持续发展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至2022年间,建发致新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70.35万元、479.15万元、1362.10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3%、0.05%、0.11%。


而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2年修订)》的要求,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需要满足“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且最近一年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要求,显然,建发致新在报告期的最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研发费用突然骤增并突破1000万元,显得很不同寻常,对此,监管层也曾提出质疑。


建发致新超低的毛利率以及研发投入,很难掩盖其缺少竞争力、持续盈利能力不强的事实。并且在业内,也曾有过毛利率低于20%的企业就尽量避免申报创业板的说法。实际上,对于创业板定位问题,已经成为了建发致新此次创业板上市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内控缺位问题显著


建发致新在报告期内频发的违规事项不禁令人开始担忧其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建发致新及其子公司存在的行政处罚案件就多达18起,包括税务处罚11起,消防处罚1起以及海关处罚2起等,虽然金额不大,但其所反映的建发致新在管理上的缺位却值得注意。


“首发办法对发行人内部控制的要求中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营运的效率与效果,这也是IPO企业发行的基本条件之一。”


作为一家拟上市公司还同时是国有控股企业的建发致新,制度的有效性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公司经营与生存的基础,但其在报告期内频繁被曝的各种内控不规范情形,却不得不让人对其内控的有效性产生了极大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