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纵深分析
康为世纪核心技术人员入职后闪电离职 关联方公司转贷后离奇注销
发布时间:2022-05-13

9d82d158ccbf6c81c84a35f854cbff3f32fa40a4.jpeg


《云创财经》  / 张彦



如果不是疫情的突然到来,类似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为世纪”)的这些企业可能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资料显示,康为世纪的核心产品包括分子检测酶原料、核酸保存试剂、核酸提取纯化试剂以及分子诊断试剂盒,是国内少数实现分子检测核心环节完整业务布局的生物科技企业。



在疫情来临之前,康为世纪的产品市场需求量其实并不大,但随着2020年初的新冠突然爆发,公司诊断试剂类产品的需求量激增,直接导致了公司的业绩激增,并满足了上市的业绩条件,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新冠疫情,康为世纪到现在都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



目前,康为世纪科创板上会在即,但《云创财经》IPO课题组研读其招股书后注意到,康为世纪披露的一些事项较为蹊跷,这其中是否存在猫腻也令人怀疑。



转贷后被注销的关联企业



招股书显示,2020年4月,康为世纪分别向江苏银行泰州新区支行、招商银行泰州分行、中信银行泰州分行贷款500万元、500万元和200万元,用于向北京康为原子公司健为生物支付采购款,该笔贷款到账后,健为生物即将该笔款项转回公司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



事实上,康为世纪就是利用了关联方进行“转贷”,转贷情形虽然是一种内控不规范情形,不过只要经过整改一般并没有什么实质性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健为生物为康为世纪控股股东北京康为的全资子公司,健为生物自身并无实际业务。



那么问题来了,康为世纪为了贷款采用了银行要求的受托支付方式,这其中必然就需要签订相应的购销合同,但健为生物作为一家并无实际业务的公司,却与康为世纪签订了虚假的购销合同用以欺骗银行的贷款,这一操作所带来的的法律风险不得小觑。



然而离奇的是,在通过健为生物进行转贷获得1200万元贷款的4个月之后,健为生物即被工商注销,不过,康为世纪并未披露健为生物注销的具体原因,这不免引起了外界的猜测,健为生物是否是因为一些风险“操作”而被迫注销的呢?



核心技术人员入职后闪电离职



康为世纪在“风险因素”中曾坦言,随着我国分子检测领域的快速发展,行业内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公司可能存在因竞争对手高薪招揽及其他原因导致核心人员流失的风险,可能会对公司的产品研发、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从以上披露的事项不难看出,康为世纪对于技术人员的流失还是抱有担忧的,事实上,公司报告期内的核心技术人员存在的离职情况还是令人深思的。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存在1名离职的核心技术人员闫哲,闫哲于2021年3月入职公司负责原料酶生产工艺的改进和研发,于2022年1月因个人原因从公司离职,前后算来,闫哲的在职时间仅短短8个月,这对于一家即将上市的拟IPO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来说是较为罕见的。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福利和相关制度获存在问题,而对于这些离职的核心技术人员,他们的去向、相关竞业禁止及保密协议的签署情况,同样需要注意,虽然康为世纪表示闫哲的离职是因为个人原因,但我们注意到,从近几年公司逐年走低的研发投入比重来看,公司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可能是并不够的。



报告期内,康为世纪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86%、10.19%、11.40%,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而同时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21.78%、11.72%、12.10%,均高于康为世纪,此外,在专利方面,不论在发明专利数量还是专利的总数上,康为世纪在同行中均是处于垫底位置的。



总之,康为世纪在研发上的乏力,或可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刚入职不久的核心技术人员要闪电离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