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纵深分析
南亚新材IPO: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难保 重点产品仍“飘在天上”
发布时间:2020-06-10

30adcbef76094b362f15c11d9b7ab7df8f109dfc (1).jpeg

《云创财经》 文 / 安生

据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公告,南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亚新材”)将于2020年6月10日上午9时接受上交所发审委的首发审核。

南亚新材成立于2000年6月,由银鹰电器与香港大元共同出资210.00万美元设立。南亚新材实际控制人为包秀银家族。据招股书披露,南亚新材的主营业务系覆铜板和粘结片等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

通过相关信息及招股书披露内容,《云创财经》研究员注意到,南亚新材的科创属性严重不足,尤其是其对研发上的投入非常“吝啬”,导致其是否能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复审都尚存疑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南亚新材的重点产品高频高速产品还未进入产业化阶段,最终投入市场尚需要6-12个月左右的新产品导入期,然而随着国内5G建设已经进入加速期,而南亚新材的产品尚未产业化,失去了这一覆铜板下游主要增量市场的南亚新材又将何去何从?

研发投入“吝啬”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难保

据招股书披露,南亚新材2017年至2019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5043.70万元、5954.04万元和6706.7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08%、3.24%和3.81%。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再来看看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数据,根据各可比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生益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57%、4.41%、4.36%;金安国纪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27%、4.37%、3.92%,行业平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72%、4.4%、3.83%。由此可见,南亚新材的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平均费用率,在可比公司中也处于垫底的水平。

而对于南亚新材在人员上的配备,截止至2019年末,南亚新材共有员工1003人,其中研发人员仅仅87人,占员工人数8.67%。而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仅80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连研发技术人员都覆盖不了,更何况公司还有其他管理人员,也就是说,在研发人员中都有部分人员没有达到本科学历。

南亚新材所处的覆铜板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研发生产的企业技术要求非常高,需要企业不断积累经验,持续且专注的研发投入才能在该行业内脱颖而出。并且根据技术资料显示,我国的覆铜板行业与国际领先的企业尚存在不小的差距,技术研发环境与国外相比更加严峻,而南亚新材不论是在资金投入上还是在人员配备上与竞争对手相比都处于劣势,在此“内忧外患”之下,南亚新材能否“突出重围”尚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并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南亚新材在研发上的投入甚至低至能否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复审都存在疑问。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联合签发的编号GR201731000815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显示,南亚新材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自2017年10月23日取得,有效期3年,也就是说今年南亚新材就要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复审。

云创财经研究员经查阅高新技术企业相关资料得知,从今年开始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评定日趋严格,其中对于研发的投入要求为,最近一年收入在2亿元之上的企业,研发费用要求占比在3%以上;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10%,然而南亚新材研发人员占比方面不符合相关标准,研发费用率也只是刚刚踩线勉强达标,由此可见,南亚新材能否通过高技术企业的复审也是新多吉少。

重点产品尚未投产 或错失5G行业增量市场

对于覆铜板行业,目前国际上已形成较为固定的市场格局,前二十名厂商大部分为欧美、日本和台湾厂商,而国内的市场份额还不到20%。受限于资金实力、技术研发能力,国内企业与国际上的领先企业尚存在加大的差距。

随着5G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国内三大运营商5G基站集中采购最近全部完成,按照规划,今年将建设55万个基站。对于5G通信技术,通信技术“高频高速化”的核心就是高频高速覆铜板,而我们注意到,南亚新材的高频高速产品尚未产业化,仅仅实现了少量销售收入,如需全面进入市场,在通过终端客户认证后,通常还需要6-12个月左右的新产品导入期。

目前的5G通信市场已经进入了加速期,而南亚新材的重点产品还处于尴尬的试制阶段,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南亚新材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通信领域高频高速板这一覆铜板下游主要的增量市场的蛋糕被瓜分殆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