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网站首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纵深分析
百洋医药IPO:挂羊头卖狗肉 关联交易玩的溜
发布时间:2019-11-29

(作者:云创财经)


进入11月份以来,首发临时取消审核的案例骤增,纵观今年的IPO审核市场,自10月份以后取消审核的案例明显增多,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监管层对企业带“病”上会零容忍的态度,也能保证了上市企业的质量。2019年11月21日,百洋医药的负责人们并没有迎来过会的捷报,一纸暂缓审核的通知临时下发,为百洋医药的IPO之路按下了暂停键。百洋医药此次被宣布暂缓表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发审委员对医药行业融资的审慎态度,也暴露出这家医药企业在“明星光环”环绕之下所潜藏的弊病。

 

1)挂着羊头卖狗肉 关键这狗肉还“不新鲜”

 

图片2.png

 

我们看到百洋医药的公司名字,第一想法肯定是他是研发生产何种药品的公司?主要治疗哪方面的疾病?他生产的是原创药还是仿制药?那么,可能答案会颠覆了你对医药企业的印象,百洋医药并不是一家医药生产的企业,而是一家做医药代理,批发和零售的企业,和医学研究的那些“高大上”的形象毫无半点关系。

 

图片3.png

图片来源:百洋医药招股书

 

通过招股书我们可以看到,百洋医药的业务由三方面构成,分别是销售推广,批发配送和终端零售。

 

我们来看看百洋医药的销售推广业务,通过招股书我们发现其实就是代理业务。

 

图片4.png

图片来源:百洋医药招股书

 

 

据招股书披露,百洋医药代理的主要是迪巧补钙系列的产品,占其销售推广业务的70%以上。迪巧系列产品是美国安士的产品,主要用于母婴补钙,百洋为中国的独家代理。

 

一家医药企业不做药品生产研发而跑去做代理,多多少少让人感觉有些“不务正业”的感觉,但百洋医药的“不务正业”还不止于此...

 

迪巧的生产商美国安士竟被FDA多次检出有重大问题:

 

2014年6月3日,美国安士被检出存在“生产区域的空气供应缺乏合适的空气过滤系统”、“药品没有在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贮存”等6项问题。

 

2015年3月31日,美国安士被FDA检出存在“没有完全遵守适用于质量控制部门的职责和程序”的问题。


2017年11月22日,美国安士被FDA检出存在“在不适当存储环境中被抢救出来的药品,没有经过进一步检就投入市场”、“没有遵循稳定测试的书写程序”等6项问题。


作为一款用于母婴的产品却被曝出众多的质量黑幕,百洋医药在明知迪巧系列产品质量堪忧的情况下依然与美国安士签订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倒是想问问百洋医药你们是否在“草菅人命”?

 

2)关联交易错综复杂 不惜使用违法手段

 

图片5.png


百洋医药作为美国安士的迪巧系列产品的独家代理商,百洋医药的收入50%以上来自于“健康品牌产品销售推广”,而代理迪巧系列保健品的销售占“健康品牌产品销售推广”收入的比例超过70%,即公司超过35%的收入来自于“迪巧”系列的销售所得。同时,百洋医药也在招股书中披露了迪巧系列产品也是其主要的关联交易的品种。

 

通过相关资料我们可以发现, 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下称“中山安士”)作为迪巧系列产品的国内分销商,与百洋医药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中山安士即是百洋医药的客户,也是其供应商,并且百洋医药还直接和间接方式持有了中山安士25.56%的股份,百洋医药的董事长付钢、副总兼董事朱晓东同时也是中山安士的董事,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自然遭到了监管层面的质疑。

 

中山安士作为百洋医药的供应商,自2015年至2018年1-6月,分别向百洋医药供应了5.74亿、4.43亿、3.46亿和1.65亿金额的产品,占百洋医药采购金额的33.33%、22.53%、16.52%和14.77%;而中山安士作为百洋的客户,在2017年和2018年的上半年,则为百洋医药提供了2738.21万元和3531.13万元的收入,服务项目名为品牌服务,而对于部分交易的定价的依据,百洋医药则轻描淡写的描述为“公司与中山安士协商确定”。

 

而这其中有项细节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2015百洋医药共向中山安士采购货物含税约6.72亿元,并通过银行向中山安士共开具了6.1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中山安士收到票据后,后来以贴现等方式又将资金退回给发行人。我们可以发现以上所述的6.1亿元和6.72亿元与招股书中披露的2015年采购金额5.74亿元根本没有对应关系,这其中是否涉及开具无真实交易背景银行承兑汇票融资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又发生在与中山安士的交易行为之间,考虑到百洋医药与中山安士之间的“亲密”关系,或许为这种违规操作提供了便利。

 

此次百洋医药的IPO被暂缓,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监管层面对关联交易背后是否涉嫌利益输送的判断,也体现了对拟上市企业披露的全面性与真实性的要求。如果一家企业的“人品”存在问题,这样的企业上市后除了“圈钱”与高位套现以外,对于资本市场没有任何益处,这样的企业被资本市场拒之门外,也不失为一项“大快人心”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