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网站首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宏观
张斌:二季度经济会继续恢复 但经济年内仍难恢复到常态
发布时间:2020-04-17

国内外疫情双重冲击,经济承压,失业问题引发关注。

  今日(4月1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降6.8%。如何看待一季度中国经济的表现?二季度中国经济是否会有所恢复?新京报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社科院世经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

  在张斌看来,一季度GDP增速没有下降的更多,是因为从收入法来看最主要的支撑是居民名义可支配收入还没有负增长,而这个部分在GDP中占比达到六成。“二季度经济还会继续从疫情灾害中恢复,但疫情所带来的经济伤害也不是年内就能弥补,今年年内经济恢复到正常状态非常困难。全年如果能实现2-3%的经济增速就很不错了。”张斌说。

  从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的表现看,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9.7%。“维护接下来的经济增长,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是必选项。基建投资这么大的负增长远远偏离常态,有必要加大投资力度。”张斌建议。

  从消费的表现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下降19.0%。在消费不振的情况下,应该发放消费券还是直接发钱?张斌表示,他赞同直接发钱,也赞同发消费券。“但是没有投资和收入增长,消费稳定增长也难以保障。投资或者出口往往是火车头,消费是车身。现在来看出口是靠不上了,投资还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

  海外疫情蔓延,中国外向型企业承压。国家统计局今日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出口33363亿元,下降11.4%。不过,在张斌看来,国外疫情高发期和经济停摆从3月份开始,对出口的影响还会进一步显现出来,接下来出口情况不乐观。“对于出口外向型企业需要一些临时性的政策支持,包括对企业信贷方面的支持、税费减免、尽可能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帮助企业活下去。”张斌建议。

  国内外疫情双重冲击,经济承压,失业问题引发关注。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2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在张斌看来,有些失业未必能充分反映在调查失业率数据里面。“目前劳动力市场压力主要是农民工就业、新毕业的大学生这两个群体,解决就业压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政府建设项目尽快开工可以直接带动就业,同时政府开工的项目能带动下游众多行业的复工。”张斌表示。

  焦点1:中国经济整体表现

  “二季度经济会继续恢复 全年实现2-3%的经济增速就很不错”

  新京报:如何看待一季度中国经济的表现?

  张斌:新冠疫情经济不仅是人类健康灾难,也是经济灾难,经济被迫大幅度停摆,经济负增长。3月份经济指标显著好于2月份,说明经济正从疫情灾害中走出来。中国1季度增速-6.8%,比我个人预期还要稍好一点。GDP没有下降的更多,从收入法来看最主要的支撑是居民名义可支配收入还没有负增长,这个部分在GDP中占比达到六成,相对损失更大的是企业利润和政府税收。经济负增长背后,不同群体承受的压力有很大差异,丧失工作机会的主要集中在农民工群体,难以继续经营下去的主要集中在小微企业,他们需要重点关注。

  二季度经济还会继续从疫情灾害中恢复。但是面临的压力还是很大,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外新冠疫情全球蔓延造成的外需剧烈下行,出口部门会受到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二是前期经济停摆对企业、居民和地方政府带来了数以万亿计的现金流损失,这会影响到接下来的需求和复工;三是对新冠疫情仍存在普遍恐惧心理以及防止疫情死灰复燃的各种防控措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正常经济活动。如果缺少必要的政策支持,内需和外需同时疲软会遏制供给,供给收缩又会进一步降低收入和遏制需求。市场受到的破坏并未结束,距离正常经济活动水平还有很大距离。

  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都带来了重大灾难。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绝不只是1季度和2季度,它所带来的经济伤害也不是年内就能弥补,今年年内经济恢复到正常状态非常困难。全年如果能实现2-3%的经济增速就很不错了。

  焦点2:一季度“三驾马车”表现

  “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是必选项 有必要加大基建投资的力度 ”

  新京报: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9.7%,制造业投资下降25.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是否需要政策发力,通过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

  张斌:从支出法来看,投资是GDP当中波动最大的部分,从支出角度看GDP负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投资负增长。维护接下来的经济增长,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是必选项。当前市场预期不确定性大,市场自发投资的力量很弱,需要政府投资带动其他行业的生产和投资,带动整体经济恢复。基建投资这么大的负增长远远偏离常态,有必要加大投资力度。基建投资保证效率的关键是投资项目跟着人流走,跟着产业走,都市圈的基建还有很大空间。

  新京报: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下降19.0%。刘世锦主任认为,目前稳增长的关键在于稳消费。最近经济学界热议,是通过发放消费券还是直接发钱,来刺激消费。你怎么看?

  张斌:我赞同直接发钱,也赞同发消费券。现在有大量低收入群体丧失了工作机会,或者非充分就业,收入受到很大影响,需要纾困。针对困难群体的临时性纾困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完善。疫情危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练兵机会。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直接发钱和发消费券能起到增加消费的目的,但是对于全社会消费的稳定增长还不够。全社会消费稳定增长需要全社会经济稳定正常的运行,没有投资和收入增长,消费稳定增长也难以保障。从走出经济低迷的经验来看,投资或者出口往往是火车头,消费是车身。现在来看出口是靠不上了,投资还是重点。

  新京报:一季度,出口33363亿元,下降11.4%;进口32380亿元,下降0.7%。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983亿元。您如何看待一季度出口的表现?对于外向型出口企业,是否需要政策加码给与救助?

  张斌:出口主要取决于外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是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下行,下行幅度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对出口部门也是业所未有的考验。一季度出口下降有国内经济停摆的原因,也有外需下降的原因。

  接下来出口情况也不乐观。国外疫情高发期和经济停摆从3月份开始,对出口的影响还会进一步显现出来。对于出口外向型企业需要多方面的关注,需要一些临时性的政策支持,包括对企业信贷方面的支持、税费减免、尽可能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帮助企业活下去。

  焦点3:失业问题

  解决就业压力 政府建设项目尽快开工、提高公共管理服务的就业岗位

  新京报: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29万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2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失业问题不但是经济问题,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对于破解这一问题,你的建议是什么?

  张斌:经济运行偏离常态,接下来的失业压力还会很大。有些失业未必能充分反映在调查失业率数据里面,比如大量的非充分就业,还有一些难以难入统计的临时性就业。劳动力市场压力主要是两个群体,一是农民工就业,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存量上的压力;二是新毕业的大学生,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增量上的压力。出口企业的失业也会是很大的挑战。

解决就业压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一,政府建设项目尽快开工。一方面是直接带动就业,另一方面是政府开工的项目能带动下游众多行业的复工。二,放宽服务业行业准入标准,部分新设立企业享受1-2年的税收和房屋租金政策优惠。未来居民部门消费升级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健康、体育文娱等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产业升级的关键依托是科学研究、教育、商业服务等等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与高收入国家类似发展阶段相比,我国在上述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就业在全部就业中的占比显著偏低,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补上的短板。新冠疫情带来了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改革机遇,切实降低这些行业的准入标准同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不仅为未来新毕业大学生就业开了一扇大门,也是未来消费扩张和升级的保障。三,提高公共管理服务的就业岗位。我国的人口流动与公共管理服务不匹配。有些人口大量流入的地区,由于编制限制公共管理人员和服务跟不上发展需要。需要结合现有的统计调查和大数据分析,扎实掌握每个地区的常驻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流动规律,以此为基础匹配相应的公共管理服务人员安排。新增的公共管理服务人员不能设置当地户籍限制以及学历限制,应有较大比例留给农民工群体。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