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网站首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宏观
中国优势难以替代 跨国公司加码在华投资布局
发布时间:2020-04-16

由于近日美国个别官员提出吸引美企撤出中国的政策建议、日本政府提出给予日企在中国等海外投资的生产据点回归日本国内,或转移到东南亚去的补助。这引发了外界对于“外资撤离中国”的担忧。

  数据显示,今年1~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161.9亿元,同比下降10.8%。但值得注意的是,3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817.8亿元,同比下降14.1%,降幅较2月当月收窄11.5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1~3月,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5.5%,占服务业比重达29.9%,其中,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同比分别增长28.5%、62.4%和95%。

  近期,食品、零售、酒店、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外资企业都加码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提速或调整了中国市场的扩张发展计划。尽管疫情来袭,不少消费行业都受冲击,但鉴于对中国市场长远发展的信心,近期,食品、零售、酒店、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外资企业都加码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提速或调整了中国市场的扩张发展计划。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经过调研后认为,疫情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引导产业回归,但最后只可能是少数产业链或者部分产业环节的回归,而不可能是全部产业链的整体迁移,因为这不符合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原则。

  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仍长期存在

  疫情确实在对企业的供应链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国际供应链巨头LLamasoft CEO Razat Gaurav对第一财经表示,大家显然希望减少对任何单一国家或地区的依赖,正在寻求供应来源的多样化。

  刘志彪也认为,从西方国家对全球化的态度及跨国公司这次的反思可以推演,全球产业链将在纵向分工上趋于缩短,在横向分工上趋于区域化集聚,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全球供应链因产业链过长、区位分布太散而导致的产业发展不确定性,抵御未来各种外生的突发风险。”

  然而,若要寻求多元化的供应来源,企业就不得不考虑包括生产成本、服务水平、产品质量等在内的多个元素。

  在刘志彪看来,西方发达国家想立刻就建成独立的供应链来替代中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可以做到的事情。中国的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仍长期存在,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加强。

  刘志彪的实地调研也发现,外资并未因为本次疫情而改变对中国的投资策略。其中原因,他认为,从根本上说是由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各国的生活水准不同导致生产成本不同,进而导致产业结构不一样,违反经济原则的产业回流,把一些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布局在生活成本和营商成本很高的发达经济中,也就必然无法长久。”刘志彪说。

  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与几家在中国有较多投资的国际商社和制造企业的负责人交流后,得出的答案也是日企并不会撤离中国。

  徐静波称,日本是西方国家中对中国产业依存度最高的国家,尤其是电子零部件、电脑零部件、汽车零部件以及相关材料,对中国的依存度都超过了70%。日本在华投资企业已经在中国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如果将一些零部件生产企业全部撤回日本国内,势必对在中国的产品生产与销售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成本的上升。因此,让日本企业整体离开中国,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同时,中国市场越来越成熟,日企对华投资总体上不会出现大减,尤其是面向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与材料,会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毕竟中国的投资环境与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相比,完善度更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这是促使许多公司保持在华生产制造能力的充分理由。”此外,Razat Gaurav表示,中国要扩大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可以实施全球扩张战略,并购是可行的选择。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也可以帮助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将中国产业链撇开或替代。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仍是不可挡、不可逆的,只有在某些方面可能会出现逆全球化的现象。”刘志彪说。

  食品酒店等外企加码投资

  4月15日,第一财经从恒天然集团获悉,其在中国的首个创新中心即将于4月底落户上海,并正式投入运营,该创新中心将成为恒天然在中国的研发核心平台。此外,恒天然还计划2021年在武汉选址建造第五个恒天然应用中心,加速拓展中国市场。

  恒天然大中华区代理首席执行官周德汉回应第一财经表示,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恒天然对中国市场的潜力仍然充满信心。未来几年,中国的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也将给外商投资中国市场带来更多的机会。

  费列罗中国区总经理马如城对第一财经表示,费列罗对中国未来消费市场前景保有坚定信心,“我们预计,一旦疫情过后,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也将迅速恢复,中国未来消费市场发展的后劲将更足,动力更强,反弹更迅猛。”

  而在日前,洲际酒店集团(下称“洲际”)收购丽晶酒店及度假村后首家酒店落户上海,洲际方面表示,中国作为洲际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其今年在中国市场会推动包括奢华、高端、中端品牌的布局。

  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钱进告诉第一财经:“酒店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投资计划,近几个月虽然受疫情影响,但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工作逐渐回到正轨,很多合作项目进展顺利,给我们带来很大信心。未来,随着全国社会和商业活动的逐步复苏,我们有信心在疫情结束后,与更多的中国行业伙伴建立合作关系。”

  作为全球最大零售商之一的沃尔玛则在近期宣布,未来五年将在武汉投资30亿元,计划新开设4家山姆会员商店、15家购物广场及更多社区店,加大武汉社区服务型产业布局。

  化工、药企看好中国市场

  在医药企业方面,第一财经从多家跨国制药企业了解到,疫情并非影响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相关投资仍在加码,新研发项目也在积极推进。

  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在上海张江已有两座工厂。该公司还表示,旗下的数字创新实验室BIX正式决定将其海外首个分支机构设在上海,携手中国本土创新人才一起加快寻找突破性治疗的步伐。BIX实验室在上海的分支机构将于今年7月正式建成。该项目首期投资额为300万欧元。未来5年中还计划在华投资1.88亿欧元。

  “中国已是勃林格殷格翰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这里还是全球数字健康创新的发源地和中心,我们持续投资中国市场,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的发展和成长。”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齐飞(Felix Gutsche)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赛诺菲回复第一财经记者时表示:“将继续加大在华研发投资。未来5年预计每年投入2000万欧元进行研发;还对北京生产基地加大投资,再注资2450万欧元,强化甘精胰岛素产品线。项目已于近日成功投产,赛诺菲北京工厂将成为赛诺菲全球除法兰克福母工厂外,规模最大的胰岛素生产基地。”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经济拥有极强的韧性和潜力。未来,阿斯利康将在北京、广州、无锡、杭州和成都投资建立多个区域总部。

  “武田对中国充满信心,将持续加码中国投资。”武田制药对第一财经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医疗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已成为武田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

  此外,化工巨头也在加码中国市场。近期,埃克森美孚公司在与广东省政府的视频会议中,表达了对在华投资的坚定意愿。埃克森美孚公司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伍德伦表示,埃克森美孚公司对中国的投资意愿和在广东的发展战略没有改变。埃克森美孚公司与广东省政府正在推进的惠州乙烯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世界级单套装置的最大产能。据悉,惠州乙烯一期项目总投资为342.90亿元,将于2020年7月前开工建设。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