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网站首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科创板
科创板开市周年成绩单 2172亿融资反哺产业 板块总市值暴增至14倍
发布时间:2020-07-23

值此科创板周岁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科创板企业进行全景扫描,梳理回顾了科创板运行一年间的经验成果。同时,记者对部分企业做了回访。

    犹记得,2019年7月22日从黄浦江畔响起的那一声铜锣,上交所科创板横空出世。

    一年之内,科创板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从首发25家企业扩容至140家,从首发仅仅2368亿发行市值,扩大到3.3万亿市值,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试验田”的示范性和引领性已跃然而立。

    回望过去,寄望未来,科创板这个“新生儿”的整体表现如何?对科技创新的助力实现预期效果了吗?作为试点注册制的先行者,未来还有哪些可以探索创新的领域?

    值此科创板周岁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科创板企业进行全景扫描,梳理回顾了科创板运行一年间的经验成果。同时,记者对部分企业做了回访,请他们谈谈上市后的感受。

    2368亿扩大到3.3万亿

    7月22日,在科创板满周岁之际,迎来奇安信、德林海、大地熊、三生国健、震有科技、芯朋微、力合微7家公司上市,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40家。

    截至22日收盘,140家企业的总市值达到了3.3万亿元,相当于是首批25家企业2368亿元首发市值的14倍,是140家企业1.15万亿元首发市值的3倍。140家公司融资总金额达到2172亿元。

    2019年7月22日,开市首日的科创板诞生了首家市值上千亿元的上市公司——中国通号。

    市场风云变幻,经过几轮易主。目前,科创板第一大市值公司是中芯国际,总市值达到5900亿元。中芯国际是芯片代工巨头,日前作为红筹企业回归A股,完成A+H股上市,创下科创板最大IPO募资额纪录。

    其余6家千亿市值公司分别是金山办公、寒武纪、中微公司、沪硅产业、澜起科技、君实生物。这7家公司合计最新市值达到1.3万亿,占据科创板的近半江山。

    上述公司各具特点,其中寒武纪是AI芯片第一股,中微公司已跻身刻蚀机国际第一梯队,沪硅产业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硅片制造企业之一,君实生物被认为是聚焦大品种的创新药龙头药企。

    而从上述千亿市值公司的行业分布也不难看出科创板特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企业实力雄厚。数据显示,科创板公司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44%,生物医药产业占23%,高端装备产业占15%,新材料产业占14%,节能环保产业占4%。

    从地域上看,科创板公司的分布与国内科创生产力的地区分布高度吻合。140家公司中,注册地在江苏省的有29家,北京市有25家,广东省有22家,上海市有20家,浙江省11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特别针对首批上市25家科创板企业进行了跟踪,发现首批上市的25家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整体来看,25家公司科创板上市以来,营收和净利双双增长,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平均增长23.08%,净利润平均增长25.11%。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也有不少公司的业绩保持增长劲头。

    睿创微纳公布的2020年中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6.93亿元,增长172.86%;净利润为3.08亿元,增幅达376.70%。心脉医疗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1.18亿元-1.23亿元,同比增长38.80%-44.68%。

    研发投入方面,25家企业上市后增加研发投入的特点明显。2019年报显示,其中有23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出现同比增长,25家公司研发投入平均增长比例为44.48%,比上年37.83%的平均增长率高出6.65个百分点。

    资本反哺产业

    回到科创板设立的初心,其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一大批富有创新能力却苦于资本不足的科创企业接踵而来,科创板展示出极强的包容性。

    从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红筹回归第一股华润微,首只未盈利个股泽璟制药,同股不同权第一股优刻得,再到刚刚上市的半导体巨头中芯国际……科创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

    泽璟制药董事长兼总经理盛泽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泽璟这样的制药公司由于前期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需要进行大量投资,在科创板设立之前,很多公司只能转向香港或海外市场上市融资。科创板的适时推出为像泽璟这样的生物制药公司带来了希望。”

    科创板改革无疑是成功的。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认为,改革的成功之处,一是监审分离的机制设计,让审核更贴近市场,也把审核置于监管之下;二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理念贯彻,对拟上市公司的实质性判断大幅减少,对于信披违规也很迅速进行了处罚;三是改革试验田的功能定位,一系列市场基础制度都在科创板开始了试点,试点有效果之后,才会逐渐推广到全市场。

    “一年下来,科创板企业的科创属性方面整体上显著提高了,对明星企业的吸引力也大幅提升了,红筹公司、尚未盈利公司以及还没有收入的研发阶段公司也多了起来。”王骥跃说。

    除了制度突破,谈及设立科创板的最终目的,还是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更好地服务具有核心技术、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口碑的企业,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支持创新的资本形成机制。

    从上述数据来看,科创板通过资本反哺产业的用心已经有所体现。而从与受访企业家的交谈中记者也发现,企业正在借力科创板获得更好的发展,并对自身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过在科创板上市融资,公司获得了发展急需的资金,同时提高了公司知名度,使公司获得了政府部门和投资者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上市亦增强了公司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形成良性循环;知名度的提高也将为公司药品的商业化销售带来积极影响。可以说,在科创板上市给公司各方面发展带来的助益都是显而易见的,也必将成为公司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盛泽林说。

    首批上市科创板企业之一光峰科技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7月,我们成为了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意味着像光峰这样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企业能够通过科技与资本的优势结合,让我们的研发如虎添翼,公司获得更广阔、更高质量的发展空间。”

    但与此同时,科创板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在受访时坦言:“挑战肯定也是很大的。科创板上市以后对信息披露要求更加及时准确,所有高管的合规意识也要加强。尤其在科创板上市后,是让投资者自己来做判断,公司能做的是让市场更清晰地认识企业。这个事情不只是对我一个人,对整个管理团队,还有对公司组织架构、文化建设都提出了很高挑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